我們家大約是在我國中以後經濟上比較不順,
而此時通常也是孩子花補習費的開始。

※ ※ ※

由於成績不錯,對於我那位明明就是大小眼、
卻總愛裝做一視同仁、眾生平等的國中導師而言,
我自然屬於他會較關心的族群。

雖然沒有講明,但總會時時暗示我去他那裡補習,
我一直很不願意。

原因很簡單,當年別的老師補習一科的價碼是兩千,他卻要收三千;
如果超強、超會教也就罷了,偏偏他一點也稱不上強。
而他這麼敢賺的理由,現在看來還是覺得匪夷所思。

『你們想想看,妳們來老師家補習,老師開冷氣給你們吹、
怕你們肚子餓買麵包給你們吃,這樣多收一千塊應該很合理吧!』

沒錯!他當年就是這麼說的!
能這樣把國中生當智障是不是很令人匪夷所思?!

而自從他向班上唬爛『中華民國的英文縮寫是〝R.O.C〞,大陸是〝ROC〞
,就是差在有點沒點!』之後,這老師在我心中的地位,
就和民意代表差不多了。



回到補習費。

一直記得,每個月向爸媽伸手拿補習費時,我都有種愧疚感,
心裡明白,他們絕不會省這種錢,只要是花在我們身上的,
他們都會大方到離譜的程度。

只是想到辛苦掙來的錢,轉手又要交出去給別人,
總讓我覺得,交補習費這個動作,某種層面上而言像是在糟蹋爸媽的辛勞。

所以我補習時總是全神貫注,對於補課、加課以及解惑的機會十分積極。
同學常驚訝於我的認真,其實,我不過是希望物盡其用罷了。

『既然要做,就把他做好!』

同樣的,既然要花錢,就把它學好!

這個觀點一直到我考研究所都沒變過。

那時我選定了補習班,爸來繳費,開了一張六個月的支票。
班主任面有難色、支支吾吾地說,希望可以不要延這麼久,
在爸開口圓場前,我搶先一步對主任說:
「收了我這個學生,你不會後悔的!」

這個舉動和說話,應該可以算是我到目前為止的人生中,
排名前十的豪氣干雲吧,再怎麼說,以我向來的沒有自信,
這根本是硬著頭皮講出來的。

而抱著這樣的信念,
補習班的講義、教材、補充資料,我幾乎全部都看完做完;
只因為明白這所有的一切,都是父母辛苦賺錢所換來的,
背後包含了太多太多的犧牲與愛,
叫我怎能不努力?

※ ※ ※

『現在啊,就是你跟你弟的表現最讓我們開心了…』

那時和爸媽報告完研究所的戰績,100%的上榜率讓他們十分興奮,
媽一邊看著我的榜單,一邊喃喃地說著。

只是一句簡單的話語,我一直都記得,一直。

雖然來到了人才濟濟的清大,面對著高手如雲,
衝著媽這句話,我也努力地,希望能夠有好的表現。
雖然,我不知道自己能做到什麼程度。

而到目前為止,很幸運地,努力的成果還不錯。
實驗室以及助教的工作都慢慢熟習了;
課業上的表現也還可以,考了幾次前3%的高分群;
經濟上也完全獨立了,可以不再仰仗家裡。
算是達到自己期望的第一步吧。


只是,要到什麼時候,
我才能擁有一雙堅強的羽翼,
能夠反過來扶持大家呢?

答案我不知道,
我只知道,我還得繼續努力,
這條路,還很長…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l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