會開始思考這個問題,
有很大因素來自於我的指導教授。
就要兩年了。
看著教授種種污衊高等教育、玷污學術殿堂的行為,
令我相當心寒、而且有種說不出來的失望。
因為,
我很在乎教導我、指導我之人的品德。
整天都很忙沒錯,連假日都在工作也不假;
但,忙的是研究嗎?
是我太鄉愿、過於天真,
對一個知名學術研究機構中、極負聲望的教授品德要求太高嗎?
是我對於所謂「學者」,有太多不該存在的正面幻想嗎?
雖說我們科系的調性本就是偏應用面、實務導向,
與業界的合作自然有其必要;
但是當從事教育的、做研究的,「撈過界」、完全像個生意人,
滿腦子想的都是賺錢;公器私用、剝削人力,
滿口仁義道德、卻連基本對人的尊重都沒有…
我真的,非常失望。
特別是最近當我與其討論論文,
發現其連該領域基本的觀念都付之闕如;
這著實令我瞠目結舌。
「聞道有先後,術業有專攻」
教授也是人,不見得什麼都要懂。
但問題是,在連基本觀念都無的情況下,
竟然也在該領域發了數篇paper?
動輒數百萬的研究經費,
卻盡做些不入流的東西,
還一魚多吃、明明就是同樣的內涵,換換包裝再申請別項經費;
這樣亂花納稅人的錢,良心怎過的去?
這實在太侮辱學術!
況且,雖說博士候選人應該要有「成一家之言」的氣魄,
對於其論文內涵與知識,應該要比指導教授更為瞭解。
但今天這「僅」是我的碩士論文欸?
與其要我認為我的研究真的很創新,
我寧可認為是老闆混仙當過頭了。
這就是蔡智恆的「火鍋肉片理論」吧,
待在鍋裡越久、就越沈淪、越腐化。
我是用心努力考上、付錢來這邊學習,來這裡唸書的;
不是來幫某人工作賺錢的。
在清華,還是有許多資深而有聲望的教授,
不僅在學術方面有卓越成就,對人也是溫文儒雅謙恭有禮。
即使與連「初出茅廬」都稱不上的我談話,也必是兩眼直視,
溫和地與我討論,表現出一種對人尊重的態度。
這種超nice的教授,
在我與之交往、接觸的過程中,真的是有令人如沐春風的感受。
讓我覺得:跟著這樣的教授做研究,對於個人涵養定有正面影響。
這才是所謂的「教授」!
而一個人格道德上無法令我信服的人,如何要我「感念師恩」?
如何令我驕傲地說出自己師承何處?
有那麼多好的典範在眼前,總令我很想問:
「妳怎地不學學?」
「研究生應有自己的價值觀與判斷能力,
可以充分從每個教師身上學習有價值的那一部份」
也許,與她的相遇,
可以視為是我到目前為止的人生中,
提供最大量反面教材的來源。
而看慣了像她這樣滿腦子只想賺錢的人,
我不禁會想:在職場上這樣的人絕不會少,
往後也要為這種人賣命嗎?
我的功用,就是為他們賺取更多的金錢嗎?
和當初懷抱的成為濟世救人醫生的夢想相比,
未來似乎在「人類的價值」上遜色很多。
(好吧,我知道我又在天真了)
或許,這就是讓我感覺很空虛的原因啊。
- May 27 Sat 2006 16:44
工作的意義(2)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