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些人可以同享樂,卻不能共患難;有些人不常與你同享樂,卻永遠等著與你共患難;也有些人,總是巴著你共他的患難,卻在你有難時,若無其事的走開…


其實我原本不似現在這樣熱心助人的。以前的我,雖然會給予建議或是看法,但必須你有問到我;現在的我,會在發覺對方有遭遇困難的可能時,主動給予建議並提供協助。如「理所當然? 」這篇文中提到的,由於我已預先做過功課、跑了流程,因此我知道朋友們也會遭遇同樣的問題。於是我會將相關的資料整理好,在他們需要時提供做為參考。

會有這樣的轉變,是受到兩個人的影響;大學同學-露屁;以及博班學長-彥伯。露屁總是熱心的跟我解釋功課,並且樂於分享自己的秘訣;這樣的「大方」令我印象相當深刻。而來到清大後遇到彥伯,他總是會在看到我忙的焦頭爛額時,主動的問我在做什麼,提供許多聰明的點子,也同時鼓勵我、給我勇氣。

雖不能說是受到他們感召,但我確實是深受感動,希望自己也能對別人提供協助。因此,我現在的「熱心助人」焉然成形。

只是這些天發生的事,真的令我有很悶的感覺。也讓我覺得,人與人間的相處,真的是需要更大的包容、更多的智慧。

也許我所提供的不過是些簡單的小幫助。但是不可否認的,這確實讓某人在整個論文寫作的過程中,可以只專心在自己的研究上。我的角色就像個場顧般,將所有大小瑣事的順序輕重以及相關資料備齊,而他就像是主持人般,專心於台前準備即可。即使我自己也是另一個舞台的主角。

而也許我就該接受煜翔的說法:「這傢伙就是個色胚!」

因為,這樣才可以合理解釋,為什麼明明早就千叮嚀萬交代,說好他的哥哥開車來幫他搬家回高雄時,順道幫我載電腦主機回去。而當初我也再三強調,如果真的沒有空間,可以先跟我說讓我另想辦法。

現在,卻可以簡單一句:「啊!我忘了!車子已經走了!」然後面不改色地繼續問我關於離校程序的問題以及相關文件,而對於這個他稱為「忘記」,卻對我造成很大麻煩、很嚴重的事情沒有半句解釋,連個「不好意思」這樣的說詞也無。


因為我不是女生,所以我的請託就不被放在心上?那如果以朋友的身份呢?這是對待朋友的態度嗎?
同學六年,這樣的情形一再出現。我在想,是時候了?我該認清這傢伙真的不值得做為朋友、不需要為他付出了嗎?


經過這件事,我期望自己要繼續保持熱心助人的態度,但也要學著慎選對象,只對值得的人付出。畢竟做人是一種相對的事情,面對一個你一直熱心提供協助、卻一直在背後捅你的人,我不知要如何與其相處。

也許是我太軟弱,禁不起再三的被如此對待。總之,這也讓我學到一課:我該把時間與心力經營在那些值得的人、那些良善的人。

至於這位仁兄,以後我們只剩同學關係是不是比較好?我必須把心中對你的距離拉遠、甚至築一道牆,因為我的心不想再受傷了… 所以,我們不要是朋友吧!你這樣的「朋友」,我交不起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l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