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4號下班前,跟學弟交待完要注意的事項、順便和正在整理筆記的學妹打個招呼準備離開。

「學長,祝你明天生日快樂唷!」

「阿,你們怎麼會知道…」我楞了一下。

==

日子過得好快(最近怎麼蠻常說這話呢…),轉眼間自己又老一歲。

工作上已經完全是個老手了,學長總愛叫學弟妹來問我問題:「這種問題,問你們大師兄就啦!」也自然而然地,在調過去五課前,受命帶新人上線,還是一次帶兩個。


「你在我們蝕刻很久了齁?」夜烤時,老闆喝了口啤酒問。

「差不多要兩年了。」我回答。

「感謝你這兩年的幫忙!謝謝啦!」老闆再次舉杯。

--

說真的,這些年來由於在南科工作,距離台南並不遠,也蠻常有機會回成大、南師等大學時代的舊地重遊。

那些年、那些時光,總是會在某個熟悉的轉角、某個習慣的景象中,不經意地流入我的心房,勾起某些回憶。

當年的總總、許多的情愛糾葛,有歡欣雀躍的時刻,亦有神傷魂斷的日子。現在回顧起來,都是雲淡風輕了;取而代之的,是種無以名狀的感激。

很感激那些過往以來曾經相遇的人、感謝因為有你們,讓我的生命如此豐富。

--

之前某個夜裡,在麻豆的街上巧遇阿垂和宜靜。

「不是要結婚了嗎?怎麼沒問我發帖子?」我語帶埋怨的搥了阿垂一記。

「畢業後雖然msn上都有遇到,但是因為都沒有聯絡,所以不好意思發啦!」宜靜連忙解釋。「那再發給你唷~」

想想我和阿垂的交情,我自認即便我們久未聯絡,他的婚禮我也是一定要去、會去的。宜靜的說法,讓我不禁反省起來。

一直以來,我和朋友們的相交,都不是那種很常很頻繁地接觸的類型,或許也和我相當習慣獨處有關。作任何事,我都比較慣於獨來獨往地進行、絕少想到要呼朋引伴。當然也會想和朋友相聚,但也不是三天兩頭就會想通電話的方式。

對於好友們的消息、際遇,我其實都放在心上;也許我不會拿起電話來恭喜或安慰,可我是真的在乎,只是以潛水族般的方式在乎。

隨著許多朋友慢慢步入婚姻、走入家庭,或是到了他國發展深造,縱使在資訊時代仍會有慢慢失聯的趨勢。

然而我一直相信,即使少了直接的聯繫,會為彼此互相祝福的情誼也不會變、不論發生什麼事,好友們總會站在身後給予支持。

那種雖然沒有明示,但是心裡邊知道有許多人默默地挺你的感覺,我想,就是彼此心照不宣的默契了。

 

15號晚,在facebook上倒是見到了幾位總是「明示」我們交情的朋友祝福,由衷地感謝各位,謝謝。

往後的日子,我也會牽著小龍一起走下去,應該也如往常般不會頻繁地來往(按編:這絕對不會是因為小龍的關係!),但對各位的祝福之意,那種打心底希望大家順遂的念頭,是不會變的。

相信我們都是。

 

最後一次二字頭的生日,祝自己生日快樂,也謝謝朋友們的祝福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l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