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忙碌不值得驕傲」,這是在侯老師blog看到的一句話。

侯老師認為:以「忙碌」來認定自己的存在價值,其實是代表自己的存在價值沒有別的訊息可以呈現。

--

看到這段文字,心裡邊很有些震驚。

一直以來,我總期望自己作任何事,都要有「從容」、「游刃有餘」的感覺。

因為這代表事情的發展在自己預測中,代表事前做的規劃與準備派上用場,代表有掌握到「本質」並On-time處理完,代表自己可以勝任任務、不慌張不急躁地完成。

留有餘韻的寫意,是一種境界。

 

所以,我喜歡人家說我:「很穩!」

當初師父這樣說我時,我很高興(相比某人說什麼「新人典範」之後的屁話來的意義多了)。

也所以,當別人對我說:「覺得你很忙…」
其實我是有些不開心的。


正如 姜汝祥 《結果決定一切-用對的方法做對的事》一書中所寫:

「努力(態度)和結果不是一回事,態度不等於結果。」

行事成果的品質與過程的忙碌與否絕對是兩回事。

忙碌過不等於就該獲得正面的評價。花了很多時間心力,如果還沒能把事情作得夠好,那其實真的該自我檢討,是否方法不對、是否沒有焦點,而不該覺得委屈。

 

環境太多這種「情有可原」的想法,有時自己也不小心就會落入那樣的迷思。

在要解釋為什麼沒把事情做好前,請先想想,舉證或訴說自己忙碌,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,亦或是自貶能力、降低自我認同的舉動?

說這些托詞的同時,心裡的感覺是一種驕傲?還是一種慚愧?

 

謹記之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l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