于美人,閻驊《面對》

 

--

* 自己豐富才能感知世界的豐富;自己善良才能感知世界的美好;自己坦蕩才能逍遙地生活在天地間。

 

當你學會以更輕盈的心態,而非沉重的角度去看人生,那麼將會讓心情更加快樂,也容易對生命產生熱情。當遭遇困難或是碰到阻礙時,才越能從中得到轉化的力量,學會在任何時刻都能愉快面對。

 

偉大的科學家永遠不會向著宇宙大放厥詞:我怎麼說你怎麼做!」;相反地,他們謙卑地表明:「幫助我了解你所要教導我的。」

 

所謂的格局,其實指的也就是對每件事的成熟態度。當一個人越成熟,她的內在就越安定,然後就像一個輪子,已經完全平衡於它內心。如果能夠放下自我執著的立場,用更大的格局去看待生命的每一件事,將會擁有更加喜悅的每個當下。

 

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,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,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,一種終於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,一種不理會哄鬧的微笑,一種無需聲張的厚實,一種並不陡峭的高度。勃鬱的豪情發過了酵,尖利的山風收住了勁,湍急的細流匯成了湖。 --余秋雨 蘇東坡突圍

--

常看到很多人的MSN或是網路留言,措辭相當強硬、充滿了霸氣。

也許寫得時候自我感覺很痛快,但是這樣子的文字形象,無形中也傳遞給了給每個看到的人。如果喜歡被人認為是個強勢、刻薄的人也就罷了;如果不是,何苦逞一時之意氣風發,搞得親者痛、仇者快?


很多事情,其實只是心境的一種轉換罷了。今天在意的事,十年後還會在意嗎?與一人交惡,但與其他人交好,有需要耿耿於懷於這一個人嗎?恨之入骨的對象,假如忽然逝去了,心裡會歡欣抑或是失落後悔呢?

 

幸福,要靠自己努力。每個看似幸福的人,一定有我們看不到的努力與付出。

可以去羨慕別人的幸福,並作為目標;但決不該將自身以為的不幸,怪罪他人、埋怨別人沒有分享幸福給你、認為別人的幸福是架構在你的不幸上。這種找尋帶罪羊的心理,容易因為自我催眠而變得根深蒂固,人也因此變得尖銳。不值得啊…


所謂喜樂快意的人生,大半需要有境隨念轉的態度基礎。很喜歡上述摘錄關於『格局』與『成熟』的描寫。那樣的狀態與心境,是我一直嚮往並引以為圭臬的。

陷在迴圈裡的朋友,與你分享。

 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l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