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大學生是給你答案,然後背起來;研究生是給你問題,自己找答案;
    博士生則是自己找問題,自己找答案」


如前文所提:唸書和賺錢不該劃上等號。但在文憑主義的台灣社會,學歷就是不可諱言地有那麼點功效。

然而從前的詭異政策,換來現在滿街大學以及大學生素質下降的窘境。平心而論,情況其實沒有什麼不同啊,從前只要「大學生」就很搶手,現在則換成是「排名前面的國立大學」學生較有優勢。就算是齊頭式的平等,也總有辨別的方法(某個角度來說,也算是華人的陋習吧)。


如果我們不能否認文憑的效力,當滿街都是「同等學力」的大學文憑時,更高一層的學歷是否有必要? →這就是我最初繼續升學與否的考量。

雖然成大這招牌已經頗好用。基於大學生供給過多,競爭優勢不比從前、以及認為自己所學還不足;分析擁有此學位的優勢後,大二時做了將來要唸研究所的規劃。但我也清楚知道,這個決定背後所代表的、所需要的努力有多少。

舉例來說,如果研究所與大學的學校排名不同;往上可能予人積極進取的印象;但往下的話,除非該研究所確實別有特色、或是該所排名高於學校整體,否則往往很難自圓其說;雖然排名並非絕對的指標,但這就是一個文憑掛帥社會的現實眼光。所以不只是考上就好,還得好上加好、考進排名更好的學校(至少也必須打平)。

但,競爭力和學歷是一直成正比的關係嗎?

為了提高競爭力,我認為必須要有碩士學位,之後呢?還要再往上嗎?在清大問了許多博班學長,他們普遍認為:碩士再往上念,競爭力是否比較強很難說,但是路會變的比較狹窄卻是可以肯定的。

「因為任職的學校鼓勵(或逼迫)他們取得博士學位」:有4位
「要升上更高職位需要博士學位」:2位(任職於研究單位)
「以後想從事教職(非國立大學教授)」:3位
「家裡支持,而自己還不想當兵、也還沒有工作規劃」:2位
(上述資料以男性為主)

「PhD的比例,我之前在威盛的那個team部門大約四十人、博士兩位。全威盛研發部門近兩千人,博士比例上只比我們單位少、不會多」
「在華寶的時候,研發部門400多人,只有三位博士」

收集許多資訊後,發覺博士身份對就業其實沒有明顯幫助、甚至可能侷限。況且看了老闆種種行徑後,我無法想像繼續在她身邊的日子。如果真要唸博士,我希望是一個真正具有學術氣息、有大師風範的地方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l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