嚴格說來,在後校的生活還真的挺像高中生。

除了每天早上5點半起床、作些晨間打掃或是運動之外,其餘就是每天上個7堂課,接著最後一節是體能活動。可能跑個3000或是拉拉單槓、偶爾打打球。

晚上有時會再排兩堂課、或是測驗、勤務支援之類的。時間運用得相當緊湊。

而最近,我開始覺得,在後校的生活像回到大學一樣。



由於許多教官屬於補給或是經理類的官科,許多人往往會選擇工工/工管作為進修的方向。還記得去年的阿倫學長,在後校受訓期間最主要的工作,據他說是幫教官寫模擬作業以及讀paper。


雖然我並未「有幸」獲得那樣的殊榮,但背負著清大工工的光環,似乎也免不了類似的際遇。

在這段時間裡,我做了兩次的上台報告,以及替教官review一份生管物流的紙本報告。


※※※


話說那次教官指定了五個工工背景知識的題目,要大夥兒作分組書面及口頭報告。雖然也有其他人同樣有此背景,但他們都說法都一樣:「你是清大的ㄋㄟ!工工界的龍頭ㄋㄟ!當然就是你負責啦!」

因為研究所的方向比較偏資訊化、自動化的部份,其實對於所謂的生管、倉儲管理、排程等等,已是相當遙遠的記憶。是以我也只能盡量查閱相關資料、努力喚醒我腦海中曾經有過的印象。並考量對於大部分非此背景之人最能夠吸收、並且留下記憶的講述方式。

有人會說,不過就是個報告,教官自己也不是專家,拿本書上去念念不就好了?

確實,是有人如此作為,就這樣站在台上,念著自己也不是很理解的內容,然後時間就這樣過去。但是對於不希望當個兵真的變笨的我來說,這倒是個讓腦袋動動的機會。此外,面對另一具師大背景之研究所同學的驚人台風與口條(雖然因不為其背景知能,報告了近五十分鐘完全和主題無關),自認在台上閒談功力不可與之比擬的我,以及背負了清大招牌、眾人期待的我,說什麼也不能隨便的。


※※※


雖然因時間關係,教官沒有多加評論,但由眾人的反應上,我想我應該表現的還可以。

而那位師大同學在下課後問我:「你是哪所學校畢業的?我覺得,聽你的報告感覺的出來很有『條理』與邏輯,代表你真的有把知識內化成自己的東西,這是很多人沒有的…」


其實,就我自己的觀點來看,好歹這是我的本科,對於相關知識以及因為研究所時獲得許多實務心得,所以原本就應該要更像回事,我覺得那是基本而且應該的。只是對於能受到一個我認為表達能力非常強悍之人的讚美,也實在是令我相當開心、並且有些受寵若驚。

記得當初在準備論文口試與瑲哥作試講練習時,他也曾說過我的歸納以及論述表達方面做的不錯,老闆也說過我的投影片做的還可以;而經過了這段時間沒有機會再做練習,卻還能在這個我很重視的面向再次受到稱讚,真的令我覺得很欣慰。


看來,研究所兩年雖然苦,卻也真的給了我一些東西。回過頭來看那段日子,似乎忽然間也變得可愛了…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l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